|
每年这个时候总是最躁动的时候,高考、大学生毕业、还有随之而来的job hunting 让整个夏天的空气燃烧起来。关注了一下今年北外高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,觉得很有启发。 尽管赶上金融危机,北外高翻的毕业情况还是很好的,基本上人人都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,当然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。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同传之路,毕竟同传需要的努力不是那么轻松的,而且同传是个需要不断学习的工作。如果天真的认为考上高翻专业就要去联合国、外交部当同传,那可是想错了。都说学英语的人太多了,的确,相当多;但是学到高端的相当少!高端不是高口、二口、雅思托福等等可以比的,这些充其量只是个入门。这之后才是真正要学的。可惜太多的人看不到这层障碍之后的知识天堂,相反取得点什么成绩就得意忘形,无异于井底之蛙。时刻提醒自己切莫被这种风气感染。社会不需要只会背单词的,不需要只会耍嘴皮子的,也不需要只会英语而视野狭窄的,当然他们有他们的生存空间。 今年的北外高翻毕业情况起码说明一点:人无三六九等,但能力有高低,知识有深浅,这是决定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关键。就拿志在高翻的人来说吧,当然不是志在高翻院者,能进入高翻院的门槛需要一定的能力,但这些能力只是个基础,今后的学习才是关键,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高翻毕业,发展空间不同的原因。一位高翻学长写自己今年毕业应聘的经历或许能让我管中窥豹: 经过深思熟虑,正式接受人生中第一份工作:长安汽车集团总裁翻译,享受副处级待遇,起薪25W。参加过这么多面试,长安是唯一考了同声传译的,因为以后经常有同传的任务。进入面试场,九个面试官一字排开,有美籍华人,有外国人,有台湾技术专家。面试的第一项就是同声传译。 外籍考官开始以CNN的语速朗读关于汽车构造的一篇文章。我认真听着,由于涉及汽车专业知识,开始一两句没太听懂,但我还是用delivery给盖了过去,后来原文的脉络逐渐清晰,我开始抓各个句子的要点,忽略细枝末叶,我看到那位台湾技术专家在频频点头,自己的信心不断增强,顺利地完成了英中同传。中英同传是关于长安与外商合作的介绍,中文的正式文体的确很难同传,一些文邹邹的句子一下很难反应过来,但这时一定不能自乱阵脚,考官听的不是你译的有多完美,而是你是否能够在压力面前镇定自若、发挥自如。正如周正老师的那句名言:“不管怎样,delivery一定不能牺牲。”抱着这样的信念,中英同传同样顺利完成。 接下来,是交替传译,念了长安集团总裁徐留平在人民日报上的一段讲话,这段我对自己的表现不太满意,有些词,比如“自主品牌汽车”,应该是indigenous brand vehicle,但之前经常听到的是“自主知识产权”,因此自己一直在往IPR那里想,翻的时候明知道不对,但还是要译,最后冒出来一个vehicles with independent IPR。说到底,还是对行业不够熟悉。 交替传译后,九个面试官开始针对我的简历轮番英语提问。说实话,每次面试,自己最喜欢的就是自由问答部分,没有任何压力,可以自由地与考官交流。 有些考官喜欢问你的口译经历,有些会对你参加过的演讲比赛感兴趣,有的对你的兴趣爱好情有独钟。偶尔与考官开几个小玩笑也很能缓和气氛。考官说,我们老总喜欢引经据典,又问了我一些成语俗语的翻译,比如高处不胜寒,有钱能使鬼推磨,病树头前万木春,等等,我都一一作答。 整个面试长达一个小时。我觉得整场面试很放得开,表现得也很轻松,因为据上午的CANDIDATE说同传考试全是专业词汇,所以当时就觉得录取希望不大,就轻松上阵了。当天面试结束后,HR经理告诉我,“恭喜你,你被录取了!”。我挺惊讶,只想到一个电影的名字:幸福来敲门。这次招聘属于公司“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”,HR说,他们在全国范围内招聘这个职位已经有整整一年,期间面试了许多翻译,包括很多有汽车行业经验的人,但都觉得差强人意,职位一直空缺。 在我面试之后,他们认为我资质出色,本科在国内外辩论大奖赛上屡获奖项、研究生两年口译经历丰富、兴趣爱好广泛,这些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他们认为虽然我缺乏经验,但只要短期加强学习,会有很大的潜力,因此决定录用我。 “山雨欲来风满楼“,如果拿它比喻英语学习的话,山雨之前是英语基础的学习。对我自己来说,这个阶段是疯狂提高英语语言水平的阶段,比如完全听懂CNN、BBC等,就好比随便来个外国人站在你面前不管他以多快的速度说话(前提是人的速度),都要能听懂;完全看懂外刊更谈何容易,一个经济学家就把千千万万的人难住了,更别说别的了。外刊专栏作家写的文章不在词汇多少,当然词汇不封顶,随时都有不认识的,但很多时候都是些常见词汇让人云里雾里的。金堤在《等效翻译探索》一书中说道这样的意思:看懂原文必须要有英语思维,这是翻译的第一步,确是需要很大的付出的,哪怕一个词搞不明白,否则翻出来的东西根本做不到等效;而能以地地道道英文写作还需要更深的功夫,翻译并不一定要达到这种境界。(最佩服林语堂的英文功底)。 而山雨到来之际才是最痛苦的时候,因为这时候英语能力已不是努力的方向,因为它已经不构成障碍了。这时候我们基本上已经能够把英语这把工具运用自如了,可以利用英语这把工具深入某个领域,扩展知识储备,随便举个例子有人突然问你介绍一下IMF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或者展望一下哥本哈根气候协议,我想这些问题光耍嘴皮子是不行的,如果脑中空无一物,很快就能露出肚子里有多么虚。我觉得这个阶段是最痛苦的,因为有学不完的知识等着你,这也是同传的一大特色吧。而现在的风气是,考了高口就把自己当高级翻译,考过的都知道这里考的只是些“维护世界和平、加强合作云云”的非常空泛的话而已,自己肚子里有多少墨水自己最明白。更别说笔译方面了,越是深入练习越感翻译的纠结,有时真是scratch my head,而往往名家总能做到因难见巧,这就是功底。还是那句话,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,不要被这种风气感染。然而“风雨之后见彩虹” ,前两个阶段是我努力的方向,我不知道哪天能看见彩虹,但确信一定会看到的。 管理学大师戴明博士的一句话”每天进步1%”不仅适用于企业发展,更适合我的自身进步。 写给自己,前面的路太长了,要积累的知识太多了,没有资本骄傲,坚持不懈,继续前进吧! --校园招聘网 http://www.xyzp.com.cn |
|
|
|
中文客服1 0551-63669838
中文客服2 0551-63659533 |
|
英文客服 0551-65318319 |
|
电子邮件 236887552@qq.com |
|
|
|
|
|
|
|
|
|
联系华立 |
|
|
中文客服1 0551-63669838
中文客服2 0551-63659533 |
|
英文客服 0551-65318319 |
|
电子邮件 236887552@qq.com |
|
QQ 在线 236887552 550814391 |
|
|
|